古代十二时辰小常识(古代用什么表示十二个时辰)

本文目录一览:

  • 1、十二时辰所代表那些器官或脏腑如何养生?
  • 2、关于中国古代时间的问题
  • 3、看《长安十二时辰》之前,需要掌握什么历史知识?
  • 4、一个时辰有几刻?
  • 5、十二生肖和十二时辰的知识有哪些?
  • 6、关于古时记年份的月理知识

十二时辰所代表那些器官或脏腑如何养生?

第一个时辰:子时(23:00——01:00)

子时胆经当令:子时一阳生,就是这个时辰人体的阳气开始生发,人睡觉的时候不可超过晚上11点,子时一定要睡觉,经常熬夜会造成失眠的症状!

第二个时辰:丑时(01:00——03:00)

丑时肝经当令:此时肝血生发,肝藏血,肝主筋!所谓筋,就是具有弹性的东西,人体的筋都与肝有关,如果筋的弹性没有了,是由血出的问题,血供给筋,筋才付有弹性!丑时一定要熟睡,要不然就养不起肝血,不能达到血润筋的目的!

第三个时辰:寅时(03:00——05:00)

寅时肺经当令:肺主气,寅时肺的工作是分配气血给其它脏器,心肝脾肺肾各需多少气血都由肺来分配,这个时辰人要进入深度睡眠才可完成分配,也就是人睡得特死的时候,在这段时间中如果醒过来是最不好的。举例说明:如果家中有心脏病的老人,要劝他(她)尽量不做早锻炼,心脏功能不好的人,心的气血分配不足的话,容易造成心梗,那是非常危险的!

第四个时辰:卯时(05:00——07:00)

卯时大肠经当令:卯时大肠开始排毒,这个时辰人要大便,一天当中此时是最顺其自然的时候,人要大解不需要你去刻意去控制,它自然而然的就在这个时辰当中进行。还有一点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说大肠出了问题,也就是大解出了问题,要医治从肺找原因!

第五个时辰:辰时(07:00——09:00)

辰时胃经当令:中上七点至点九点,胃开始活跃,从以上所讲述的子时阳所开始开始生发一直到辰时,阳气到达最旺的刻,要补充一些阴的东西,那就是食物,食物是主阴的,所以这个时辰当中人一定要吃东西,而且要吃好,要有丰富的营养,最重要的是吃早餐是不会发胖的!经常不吃早餐,会造成胃病,更严重导致胃癌。再补充一点,胃经的外现是脸部,举个例子:通过观察,一些经常喜欢吃冷饮的人,脸是好长痤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青春痘,人体内部是一个恒温的环境,大量摄冷的食品,会慢慢造成胃寒,人体是具有自保功能的,会供成热了,攻这个寒,这个热供得越多,你会显得更渴,就更原意去喝冷饮,胃还会再供出更多的热量,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胃燥为,最终把这个为会显现在脸上,而形成痤疮。所认好长痤疮的朋友,不单只是关注脸部清洁,脸部手孔是不否被堵塞的问题,要从胃去找原因!

第六个时辰:巳时(09:00——11:00)

巳时脾经当令:脾主运化,脾和肺在中医里同属太阴,太阴就是分配,肺是分配全身的气血,而脾是把胃消化后的食物所变成的气血调出分配到人体的肉当中,脾想对于肺来说是一个前期而初步的工作。脾主一身之肌肉,脾出了问题,会造成肌肉松驰,全身无力。还有一个问题,脾在志为思,脾脏发达的人,头脑会很灵活,关联性会很强,不过一个人思考过度,会伤了脾脏,思伤脾。如果人身上出现了湿症,浮肿的病状,皆属脾的问题,从脾去治就可以了!

第七个时辰:午时(11:00——13:00)

午时心经当令:午时一阴生,这个时辰人体的阴气开始生发,与子时阳气生发相对。五脏心肝脾肺肾与五行金木水火土有着对应关系,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午时要达到心肾相交,让心火下去让肾水上来便到达心肾相交的状态,所谓心的神明为神,肾的神明为精,心肾相交的能力越强的人,这个人就显得特有精神!那么怎样才能心肾相交呢?通过睡觉就可以实现,所以午时要小睡一会儿,通过心肾相交来养中精神,下午的工作学习都有帮助!

第八个时辰:未时(13:00——15:00)

未时小肠经当令:小肠主吸收,这个时辰小肠开始活跃,小肠把胃腐熟的食物的精华通过吸收之后分配各个脏器,所以中饭要吃多吃好,这个好就是营养和口味要相对较高才可以!还有一点心与小肠想表里,一般在这个时辰,有些人会出现胸闷的状况,可能是小肠出问题了,要注意对心的保护!

第九个时辰:申时(15:00——17:00)

申时膀胱经当令:膀胱经是从人的后脑一直到脚的一条经脉,这是一条可以上脑的经脉,申时是一天当中记忆力最好,工作效率最高的时候!肾与膀胱相表里,在小便的时候是靠肾的力量将尿液从膀胱里输送出去。最要的一点,膀胱经存储津液,举个例子:好多人有口唇干燥的现象,那是唾沫分泌不中,唾沫的分泌跟肾有关,因肾属水,肾水上不来就会出现口唇干燥,而肾水又要靠阳气带动才可以上来,而阳气又是通过膀胱经输送的,所以老是出现口唇干燥的水从膀胱经去治疗就可以了!

第十个时辰:酉时(17:00——19:OO)

酉时肾精当令:肾主藏精,肾的神明为精,所谓精,就是相当于货币,什么东西都可变现,精在人体里颇为重要,人体缺什么,都由精去变现出来,精是支持人体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肾是最具有创造性的器官,肾能造精,精能生物,如果肾气大伤,也就是损了精,比如性生活过度,手淫过频那都是损耗了精,常期无规律的大量的损耗肾精,容易衰老,对身体的危害是没有穷尽的!如果有人在酉时发低烧,那就是肾精不足的表现!

第十一个时辰:戌时(19:00——21:00)

戌时心包经当令:心包经当令,阴气正盛,阳气将尽,喜乐出焉,也就是这个时候人应该去娱乐,去交流,这样才能使人在这个时候感觉心情舒畅!

第十二个时辰:亥时(21:00——23:00)

亥时三焦经当令:所谓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上焦是主心肺;中焦是主脾胃;下焦是主肝肾,联系两两器官东西就是称三焦!最重要的一点,这个时辰是做爱的最佳时期,有了前一个时辰戌时的欢娱,现在这个时辰便对情侣夫妻之间做爱大有帮助的!

关于中国古代时间的问题

中国古代历法常识

一、 基本概念

a.日、月、年、岁

古人经常的观察到的天象是太阳的出没和月亮的盈亏,所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

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现代叫做朔望月).。

年的概念和农业有关,《说文》:“年,熟谷也”。谷物的成熟周期意味着寒暑往来的周

期,也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称为太阳年。在远古,年和岁是有区别的。“岁”表

示今年某一节气到明年同一节气之间的这段时间,而“年”指的是今年正月初一至明年正

月初一这段时间。

b. 阴阳合历

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中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

历,而是阴阳合历。平年12个月,有6个大月30天和6个小月29天。有大小月之分,是因为

月相的变化在29-30天之间(精确数值是29.53天)。每年12个月一共354天,但这个数还

不够1个太阳年。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是365.2422日,比阴历12个月的总和还多出

11天多。所以阴历每过3年就和实际太阳年相差1个月的时间,所以每3年就要加1个月,称

为闰月。这样是为了使历年的平均时间约等于1个太阳年,并且和自然季节大致符合。

置闰是古代历法中的大事。《左传文公六年》:“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世

之道于是乎在矣”。三年一闰还不够,还要五年闰两次,所以《说文》说“五年再闰”。

五年闰两次要多了些,后来规定19年闰7个月。

关于闰月的安插问题,在殷周时代就有记载,闰月一般放在年终。当时置闰尚无定制,有

的年份甚至出现一年两闰。但到了春秋时代就再也没有这种状况了。汉初在九月之后置闰

,称为“后九月”,上古还有年中置闰,如闰三月,闰六月。当闰而不闰叫“失闰”。如

何安插,是古代历法的重要问题。

c. 四季

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时,后来又按夏历正月、二月、三月等十二个月分为孟春、仲春、季

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古书常把这些名称作为

月份的代名词。《楚辞·哀郢》:“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这里的仲春指的

就是夏历二月。

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后来春秋就意味着一年。《庄子·逍遥游

》:蟪蛄不知春秋,意思是蟪蛄的生命不到一年。此外史官所记的史料在上古也称为春秋

,因为史料都是记年体的。后来历法日趋周密,春秋二时再分冬夏二时,有些古书所列的

四时顺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如《墨子·天志中》“”制为四时春秋

冬夏,以纪纲之“,《管子·幼官篇》:“修春秋冬夏之常祭”,《礼记·孔子闲居》:

“天有四时,春秋冬夏”等。

二、 节气

a.节气名称

古人根据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周岁太阳年365又1/4日分为立春、雨水、惊蛰等

24个节气。这些节气先是平分的,平均每个节日是15.22日弱。后代根据太阳移动的速度

,有的规定为 14日(如冬至前后),有的规定为16 日多(夏至前后)。24个节气的名称

和顺序如下:

正月:立春 雨水

二月:惊蛰 春分

三月:清明 谷雨

四月:立夏 小满

五月:芒种 夏至

六月:小暑 大暑

七月:立秋 处暑

八月:白露 秋分

九月:寒露 霜降

十月:立冬 小雪

十一月:大雪 冬至

十二月:小寒 大寒

这套节气名最早出现在《淮南子·天文训》。惊蛰古名“启蛰”,汉朝避景帝名讳改。24

节气是和月份的搭配不是绝对固定年年一致的。因为节气跟着太阳年走,和朔望月没有关

系。上述说的是大致情况

古人最初还把24节气细分为节气和中气两种,例如立春是正月节,雨水是正月中,惊蛰是

二月节,春分是二月中,余此类推。

节气的细分和置闰产生过一些关系。由于1人节气加上1个中气的时间大约是30.5天,要大

于一个朔望月,所以每月的节月加中气要经上月推迟1至2天,推迟到某月就只有节气没有

中气,后来就以这个月份置闰。所以古人说“闰月无中气”。阳历每月都有节气和中气,

上半年每月6日和21日左右是交节日期,下半年每月8日和23日是交节日期。

b.节气的确立

节气的确立和天文有关。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等分为星纪、玄枵等十二次,太阳运行到

某次就交某节气,实际上24节气就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的24个不同的位置。

《汉书·历律志》提到过节气与星次的关系,如太阳运行星纪初点交大雪,运行星纪中央

就交冬至,运行到玄枵初点交小寒,运行到玄枵中央就交大寒,《律历志》所提到的星次

和节气对照如下:

01.星纪:大雪 冬至

02.玄枵:小寒 大寒

03.诹訾:立春 惊蛰

04.降娄:雨水 春分

05.大梁:谷雨 清明

06.实沈:立夏 小满

07.鹑首:芒种 夏至

08.鹑火:小暑 大暑

09.鹑尾:立秋 处暑

10.寿星:白露 秋分

11.大火:寒露 霜降

12.析木:立冬 小雪

太阳运行到某星次初点,就是前一个节气,如果运行中央,就是后一个节气

这个对照表是《汉书》提到的,惊蛰在雨水之前,清明在谷雨之后,和有所不同。2000多

年前的天象和现代不一样,《律历志》中提到了交某节气时指太阳所在的星宿和度数,如

冬至点在牵牛初度,在今天摩羯座β星附近,现代的冬至点在人马座。

c. 节气的演变

24节气是逐步完善起来的。古人很早就掌握了春秋分和夏冬至这四个最重要的节气。《尚

书·尧典》把春分叫做日中,秋分叫宵中,国为这两天昼夜长短相等,《吕氏春秋》都叫

日夜分。《尧典》把夏至叫日永,冬至叫日短,因为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吕

氏春秋》分别叫做日长至,日短至。《左传僖公五年》说:“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这

里的分指春秋分,至指夏至夏冬,启指立春立夏,闭指立秋立冬。《吕氏春秋》里已经明

确提到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4个节气。到了《淮南子》就出现了和现代名称完全相

同的24个节气了。

三、 纪日法

古人用干支纪日,例如《左传隐公元年》“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干是天干,即甲乙

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合,

形成“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每个单位代表一天,假调戏某日为甲子日,则甲子以后的日子依次是乙丑、丙寅、丁卯等

。六十甲子周而复始。这种纪日法在甲骨文时代就有了。

古人纪日时有时只记天干不记地支,《楚辞·哀郢》:“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朝吾以行

”。这种情况在甲骨文已经有了。有地支纪日比较后起,而且大多限定在特定的日子。

在一个月内的某行日子,在古代还有其它称谓,如每月的第一日叫“朔”,最后一天叫“

晦”,所以《庄子》说“朝菌不知晦朔”。初三叫朏(fei3),大月十六、小月十五叫望,

鲍照诗“三五二八日,千里与君同”,指的就是望日的明月说的。近在望后的日子叫既望

,苏轼《前赤壁赋》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对朔晦两天,古人常常既称干支又称朔

晦。如《左传僖公五年》“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左传襄公十八

年》“十月……丙寅晦,齐师夜遁”。其它日子只记干支。人们可以通月朔日的干支推算

它是这个月的第几天。例如前面提到的“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根据后人推定,“辛

丑”这一天是鲁隐公元年五月二十三日。

有时候根据干支的顺序,甚至可以推断出古书中的错误来。《春秋襄公二十八年》说:“

十有二月甲寅,天王崩。乙未,楚子昭卒”。从甲寅到乙未共42天,不可能在同一月内,

因此这个记载肯定有错误。

四、 记时法

古代主要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时段,日出时叫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夕暮昏晚,所以

古书上常常出现朝夕、旦暮、晨昏、昏旦并举。太阳正中时叫日中,将近日中的时间叫隅

中,太阳西斜叫昃。

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叫做食时或蚤食;夕食在日昃之后

,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叫晡时。日入以后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孔雀东南飞》有“奄

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的诗句,就是对段时间的确切描绘。人定以后就是夜半了。

《诗经》上说“女曰鸡鸣,士曰昧旦。”鸡鸣和昧旦是夜半以后相继的两个时段名称。昧

旦是天将亮的时间,又叫“昧爽”。古书还常提到平旦,平明,这是天亮的时间。

古人对一昼夜有等分的时辰概念之后,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

代的两小时。小时的本意就是小时辰。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和现代对

照,夜半12点(24点)就是子时(所以又称子夜),上午2点是丑时,4点是寅时,6点是

卯时,以此类推。近代又把每个时辰细分为初、正式成立。晚上11 点(23点)是为子初

,夜半12点为子正;上午1点为丑初,上午2点为丑正,等等。这就等于把一昼夜等分为24

小时了。对照表如下: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初 23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正 24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五、记月法

古人纪月通常以序数为记,如一月二月三月等,便作为岁首的月份叫正(zheng1)月。先

秦时代每个月似乎还有特殊的名称。例如正月为“孟陬”(楚辞)、四月为“除”(诗经

)、九月为“玄”(国语)、十月为“阳”(诗经)。

古人又有所谓月建的概念,就是把十二地支和一年的十个月份相配。以通常冬至所在的月

份十一月(夏历)配子,称为建子之月,由此顺推。十二月为建丑之月,正月为建寅之月

,直到十月为建亥之月,由此周而复始。

后世还有以天干配合着地支来纪月,这是后来的事。

六、纪年法

古代最早的纪年法是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例如公元前770年是周平王元年、秦襄公

八年等。以元、二、三年序数计算,直到在位者出位。汉武帝时开始用年号纪元,例如建

元元年、元光二年等,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这两种纪年法是古代学者所用的传统纪年法

。战国时代,占星家还根据天象纪年,有所谓岁星纪年法、太岁纪年法。后世还有干支纪

年法。下面分别叙述。

a. 岁星纪年法

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由西向东命名为星纪、玄枵等十二次。古人认为岁

星(木星)由西向东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次星次。假如某年岁运行到星纪范围,

这一年就记为“岁在星纪”,第二年岁运星运行到玄枵范围,就纪为“岁在玄枵”,其余

由此类推,十二年周而复始。《左传》襄公三十年里有“岁在降娄”,《国语·晋语四》

有“君之行也,岁在大火”,就是用岁星纪年的例子。

事实上岁星并不是12年绕天一周,而是11.8622年,每年移动的范围比一个星次稍微多一

点,渐积至86年,便会多走一个星次,这种情况叫“超辰”

b.太岁纪年法

古人有所谓十二辰的概念,就是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分由东向西配以子丑寅卯等十

二辰,其安排的方向正好和十二次相反。二者对照如下表:

十二次 十二辰

01.星纪 丑

02.玄枵 子

03.诹訾 亥

04.降娄 戌

05.大梁 酉

06.实沈 申

07.鹑首 未

08.鹑火 午

09.鹑尾 巳

10.寿星 辰

11.大火 卯

12.析木 寅

岁星由西向东的运行,和人们所熟悉的十二辰的方向正好相反,所以岁星纪年法在实际生

活中应用起来很不方便。为此,古代的天文学家便设想出一个假岁星叫“太岁”,让它和

真岁星“背道而驰,这样就和十二辰的方向顺序相一致,并用它来纪年。太岁是《汉书·

天文志》的叫法,《史记·天官书》叫岁阴,《淮南子·天文训》叫太阴。根据《汉书·

天文志》记载的战国时天象记录,某年岁星在星纪,太岁便运行到析木(寅),这一年就

是“太岁在寅”,第二年岁星运行到玄枵,太岁便运行到大火(卯),这一年就是“太岁

在卯”

此外古人还为“太岁在寅”、“太岁在卯”等12个年份取了专门名称,如摄提格、单阏等

,对应如下表:

太岁年名 太岁位置 岁星位置

摄提格 寅(析木) 星纪(丑)

单阏 卯(大火) 玄枵(子)

执徐 辰(寿星) 诹訾(亥)

大荒落 巳(鹑尾) 降娄(戌)

敦牂 午(鹑火) 大梁(酉)

协洽 未(鹑首) 实沈(申)

涒滩 申(实沈) 鹑首(未)

作噩 酉(大梁) 鹑火(午)

阉茂 戌(降娄) 鹑尾(巳)

大渊献 亥(诹訾) 寿星(辰)

困敦 子(玄枵) 大火(卯)

赤奋若 丑(星纪) 析木(寅)

单阏音chan2 yan1, 执徐音zhi2 chu2 牂音zang1 涒音tun1

屈原《离骚》中有“摄提贞于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一般认为这里的摄提是太岁年名

里的摄提格,孟陬指夏历正月建寅之月;庚寅是生日的干支。所以屈原正好生于“寅年寅

月寅日”。

但要注意,这里的寅年不是干支纪年里的“寅”年,而是指太岁在寅(析木)之年。

大概在西汉年间,历法家又取了阏逢、旃蒙等十外名称,叫做岁阳,依次和上述十二个太

岁年名相配,方法同六十甲子相同,组成六十个年名,以阏逢摄提格为第一年,旃蒙单阏

为第二年。六十年周而复始。这种纪年法自西汉太初元年就开始使用了。

《尔雅》记载十个岁阳和十干对应,列表如下:

岁阳 十干

阏逢 甲

旃蒙 乙

柔兆 丙

强圉 丁

著雍 戊

屠维 己

上章 庚

重光 辛

玄黓 壬

昭阳 癸

旃音zhan1 黓音yi4

太岁与十二辰的对应如下:

太岁年名 十二辰

摄提格 寅

单阏 卯

执徐 辰

大荒落 巳

敦牂 午

协洽 未

涒滩 申

作噩 酉

阉茂 戌

大渊献 亥

困敦 子

赤奋若 丑

有时这些年名可用干支来表示,阏逢摄提格为甲寅年,旃蒙单阏为已卯年。创制这些名字

是为了表示岁星逐年所在方位的,但后来发现岁星并不是每年整走一个星次,所以就废而

不用,而改用干支纪年了。但后人还有用这些古年名的,是根据当年的干支来对照的,已

经失去了这些年名的本来意义了。如司马光《资治通鉴》176卷《陈纪》十下注:“起阏

蒙执徐,尽著雍涒滩,凡五年”,这是说从甲辰到戊申共五年。

c.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以六十甲子周而复始,据说最早应用于西汉,到了东汉元和二年(85年),朝廷

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干支纪年,一直到今天仍在使用。有些史书记载西汉以前的干支纪

年,是后人推算出来的。

七、三正

春秋战国时代有所谓夏历、殷历和周历,三者主要的区别在于岁首的不同,所以又称“三

正”。周历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即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殷历以建丑之月(即

夏历的十二月),夏历以建寅之月(即后世常说的阴历正月)。周历比殷历早一月,比夏

历早两个月。由于三正岁首的月建不同,四季也不同。下表是三历季节与月份的对应:

月建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周历 正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季节 春 春 春 夏 夏 夏 秋 秋 秋 冬 冬 冬

殷历 十二 正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季节 冬 春 春 春 夏 夏 夏 秋 秋 秋 冬 冬

夏历 十一 十二 正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季节 冬 冬 春 春 春 夏 夏 夏 秋 秋 秋 冬

三正是春秋战国时代不同地区所使用的不同的历法制度。了解三正是有必要的,先秦古籍

里所以纪时的历日制度并不统一。《春秋》或《孟子》多用周历,《楚辞》和《吕氏春秋

》用夏历。《诗经》要看具体诗篇,如《小雅·四月》用夏历,《豳风·七月》周历和夏

月并用。

《左传成公八年》记载“二月无冰”,史官把这一罕见的天象载入史册,很显然这个二月

指的是周历二月即夏历十二月而言。如果是夏历二月,则已经是“东风解冻”,用不着大

书特书。又如《庄公七年》说“秋,大水,无麦苗”,这也是指周历,周历秋季相当于夏

历的五六月,晚收的麦子和“五稼之苗”有可能被大水“冲杀”,如果是夏历秋季,就不

可解了。同样的理由《孟子·滕文公上》所说的“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的秋阳是指

夏历五六月的炎日。同一史实,在《春秋》和《左传》所记月的时月常有出入,同属《左

传》的记时也有差异。《春秋隐公六年》说“冬,宋人取长葛”, 《左传》说“冬,宋

人取长葛”; 《春秋父僖公五年》说“春,晋侯杀世子申生”,同一事件在《左传》被

记在僖公四年十二月,这说明《左传》依据的史料有用夏历的。

在战国秦汉之际有所谓“三正论”,认为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是夏商周三代轮

流更改正朔,因“王者始起”要“改正朔”、“易服色”以表示受命于天。秦始皇统一中

国后,改以建亥之月(即夏历的十月)为岁首,但夏正比较适合农事季节,所以并不称十

月为正月(秦朝管正月叫“端月”),不改正月为四月,春夏秋冬的搭配仍和夏正相同。

汉初沿袭秦制。《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载汉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十月杀灌

夫,十二月晦杀魏其,接着说“其春,武安侯病”司马迁不说“明春”而说其春,就是因

为以十月为岁首,当年的春天在当年的十二月之后的缘故。

汉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改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此后大约二千年间,

除了王莽和魏明帝时一度改用殷正,武则天和唐肃宗一度改用周正外,一般都用的是夏正

农历的大小月定月没有规律。

阴历定月的方法是:用朔望月周期给出,朔所在日为初一,朔望月长约29.53059日 即29天

半多一点,因日历必须用整数,所以规定农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因小月29天,少计了

0.53059日,就得把这少计了的0.53059日加起来放在下一个月,那下个月就有了30天。即

使计了30天,但还多出了0.03059日,又得往下累加。这个数无论大月还是小月,都多出

这个数。那么一年就多出了0.36708日。三年后,就多出了1.0124日,就必须在这一个小

月上加上一天,于是就会出现两个大月。即使加了这一日后,还有0.0124日的零头,又得

与0.53059日加起来再往后累加……如此循环不已。因此,农历的大月小月设置很难象

公历一样找到规律。

看《长安十二时辰》之前,需要掌握什么历史知识?

姚汝能采访张小敬,说他自己偷偷写一些小说,在黑市上刊印得不错,觉得张小敬这人有意思想把他写进书里。历史上,姚汝能真的把张小敬写进了自己的书里,记载他在马嵬坡射杀杨玉环的族兄杨国忠。

唐别史《安禄山事迹》,署名华阴尉姚汝能,记述,天宝十五载马嵬坡,杨国忠出门遇上一群20多骑的吐蕃人正跟他说话,突然军队里传话说杨国忠跟吐蕃人一起反叛,军人们把他围起来,杨国忠斥责他们是不是要效仿安禄山造反,军人们说“你是逆贼,还说谁?”,骑士张小敬先把杨国忠射下马,然后割下他的头颅,屠割他的尸体。

姚汝能除了留下这本书外,他的生平事迹则没有记载。

郭利仕原型高力士,戏说中李白让他脱靴子那位。葛老向张小敬要名字,林九郎向手下布置换宫中茶盏,郭利仕向李必诉苦,指向骠骑大将军郭利仕从宫里偷金银器,一个男人又从郭利仕库房偷金银器,这批金银器代表大唐的最高工艺,埋宝的地点是何家村。

历史上,高力士虽然是太监,但他真的被唐玄宗封为骠骑大将军。1970年在何家村出土过一批大唐文物,号称大唐遗宝,但这批文物跟高力士没有关联。

高力士因协助平定韦后太平公主之乱深得玄宗信任,累官至骠骑大将军等,他对玄宗非常忠诚。

何家村出土的金银器数量大,工艺精美,有若干件被评定为国宝级文物。何家村位于古长安城的兴化坊内。经陕西历史博物馆和北大的专家学者们精心研究,何家村遗宝的主人可能是唐代官位显赫的尚书租庸使刘震,而遗宝的埋藏年代应在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爆发的泾原兵变中。

太子提到税制立了个flag,他没有机会实施他的想法了。历史上,太子李亨正是因为在市井私会韦坚,韦坚又在崇仁坊的景龙道观私会皇甫惟明,被李林甫发现打小报告给玄宗,闹出风波。当时的租庸调制确实已经出现问题,但直到李亨的孙子辈,税法才改革。

天宝五载正月,河西、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向玄宗表示应将李林甫撤职,还夸了韦坚一通。韦坚的姐妹分别嫁给了李亨和他的叔叔。三人私会被发现以后,玄宗一开始只是处罚韦坚和皇甫惟明,没想到韦坚的弟弟不消停,惹得玄宗大怒,李亨为了划清界限,主动请求跟韦氏离婚。

唐代从李渊武德七年开始实施租庸调制,它是均田制的延续和改进:均分田产,按人头缴纳田租、服徭役、缴纳布帛。这个税制促进了大唐前期的繁荣,但它成功实施的前提在于均田和准确的人口登记,到唐朝中期,土地兼并大量存在,人口登记也与实际差距较大,田已经不均了,人已经死了或不在了,税还要继续缴,亏空的税加在还在的人身上,就造成没走的人税负过重,有些人就逃走成了黑户。唐玄宗开元初期对此整顿过,提振了经济,但没有本质上的变革,后期情况就更趋严重。

李亨当太子时跟李林甫斗,安史之乱后忙于平叛,一生在经济上没有建树。租庸调制一直到唐德宗年间才被改为两税法并延续使用到清朝。

要是没有点历史常识还真的看不懂这个电视剧,当然也可以看完之后自己查史料,里边有很多的历史故事,是一部不错的电视剧。

求采纳

一个时辰有几刻?

一个时辰有8刻。

古代一昼夜划为十二个时辰,又划为九十六刻,一刻约15分钟。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为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为寅时,其余的以此类推。

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所以,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新时间的一个钟点叫做“小时”。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也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扩展资料:

旧小说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意即,在午时三刻钟(差十五分钟到正午)时开刀问斩,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即时消散,此罪大恶极之犯,应该”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阴阳家说的阳气最盛,与现代天文学的说法不同,并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时三刻。

古代行斩刑是分时辰开斩的,亦即是斩刑有轻重。一般斩刑是正午开刀,让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午时三刻开刀,不让其做鬼。皇城的午门阳气也最盛,不计时间,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门斩首者,也无鬼做。

十二生肖和十二时辰的知识有哪些?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共十天干。甲、丙、戊、庚、壬为五阳干;乙、丁、己、辛、癸为五阴干。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共十二地支。子、寅、辰、午、申、戌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阴。 五行:木、火、土、金、水为五行。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又生木,这是五行相生关系。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又克木,这是五行相克关系。 天干配五行:甲乙同属木,甲属阳木,乙属阴木。丙丁同属火,丙属阳火,丁属于阴火。戊己同属土,戊属阳土,己属阴土。庚辛同属金,庚属阳金,辛属阴金。壬癸同属水,壬属阳水,癸属阴水。 天干配方位:甲乙属东方木,丙丁属南方火,戊己属中央土,庚辛属西方金,壬癸属北方水。 天干化合:十天干化合是阴与阳合,阳与阴合,是阴阳之合。《周易》有“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相合如男女之合而成夫妻之道。 甲与己合化成土,乙与庚合化成金,丙与辛合化成水,丁与人合化成木,戊与癸合化成火。 地支配五行:寅卯同属木,寅为阳木,卯为阴木。巳午同属火,午为阳火,巳为阴火。申酉同属金,申为阳金,酉为阴金。亥子同属水,子为阳水,亥为阴水。辰戌丑未同属土,辰戌同属阳土,丑未同属阴土。未戌未干土,干土藏火;丑辰同属湿土,湿土含水。 地支配方位:寅卯同属东方木,巳午同属南方火,申酉同属西方金,亥子同属北方水,辰戌丑未同属四季土。 地支配月建: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寅卯辰为春季,午未为夏季,申酉戌为秋季,亥子丑为冬季。 地支配节气:正月寅从立春到雨水,二月卯从惊蛰到春分,三月辰从清明到谷雨,四月巳从立夏到小满,五月午从芒种到夏至,六月未从小暑到大暑,七月申从立秋到处暑,八月酉从白露到秋分,九月戌从寒露到霜降,十月亥从立冬到小雪,十一月子从大雪到冬至,十二月丑从小寒到大寒。 地支配生肖:子配鼠,丑配牛,寅配虎,卯配兔,辰配龙,巳配蛇,午配马,未配羊,申配猴,酉配鸡,戌配狗,亥配猪。 地支配时辰:子时为前日23点到1点,丑时为1点到3点,寅时为3点到5点,卯时为5点到7点,辰时为7点到9点,巳时为9点到11点,午时为11点到13点,未时为13点到15点,申时为15点到17点,酉时为17点到19点,戌时为19点到21点,亥时为21点到23点。 地支六合:地支六合和天干化合一样,也是阴与阳合,阳与阴合,是阴阳之合。 子与丑合化为土,合中有克。寅与亥合化为木,合中有生。卯与戌合化为火,合中有克。辰与酉合化为金,合中有生。巳与申合化为水,合中有克。午与未合化为土,合中有生。 地支三合:申子辰合化水局,亥卯未合化木局,巳酉丑合化金局,寅午戌合化火局。 三合之理:阴阳学中以天干之间的时令旺衰,表示万事万物之间的荣枯盛衰的规律,其中以生、旺、墓三个词表示生、长、死。在一年的十二个月中,水局三合中,以申为生,以子为旺,以辰为墓。火局三合中,以寅为生,以午为旺,以戌为墓。木局三合中,以亥为生,以卯为旺,以未为墓。金居三合中,以巳为生,以酉为旺,以丑为墓。 地支三会:寅卯辰三会东方木,巳午未三会南方火,申酉戌三会西方金,亥子丑三会北方水。 地支相冲:子午相冲,丑未相冲,寅申相冲,卯酉相冲,辰戌相冲,巳亥相冲。 地支相害:子未相害,丑午相害,巳寅相害,卯辰相害,申亥相害,酉戌相害。 地支相刑:子卯互刑;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丑刑未,未刑戌,戌刑丑;辰午酉亥为自刑。

关于古时记年份的月理知识

一个时辰等于八刻

一年有十二月,一月有五周,一周有六日,一日有十二时辰,一时辰有四刻,一刻有三盏茶,一盏茶有两柱香,一柱香有五分,一分有六弹指,一弹指有十刹那。一刹那就是一秒钟。

古时指”一柱香”的时间也就是一刻钟左右即现在大约十五分钟。而现在的香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易燃的也有不怎麽快燃.不能作为计时参考。

喝一碗茶的时间,从端上来开始,然后慢慢品尝,一饮而尽,其实就是一碗茶凉到可以入口的程度所用的时间。夏天要15分钟,冬天10分钟都用不了。

古人一天分十二个时辰,即

子:11pm-1am

丑:1am-3am

寅:3am-5am

卯:5am-7am

辰:7am-9am

巳:9am-11am

午:11am-1pm

未:1pm-3pm

申:3pm-5pm

酉:5pm-7pm

戌:7pm-9pm

亥:9pm-11pm

时辰———十二地支纪一昼24小时为十二时辰:前半夜11时至1时为“子时”,午夜1时至3时为“丑时”,后半夜3时至5时为“寅时”,早上5时至7时为“卯时”,上午7时至9时为“辰时”,9时至11时为“巳时”,11时至下午1时为“午时”,中午1时至3时为“未时”,晚上7时至9时为“戌时”,9时至11时为“亥时”。每个时辰各占两个钟头。可见“从巳时直杀到未时”相当于现在的“从上午9时直杀到下午3时”。

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五更三点”相当于现在的早晨5时又72分钟,即6时12分,“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午夜1时又96分钟,即2时36分。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时43.2分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古人说时间,白天与黑夜各不相同,白天说“钟”,黑夜说“更”或“鼓”。又有“晨钟暮鼓”之说,古时城镇多设钟鼓楼,晨起(辰时,今之七点)撞钟报时,所以白天说“几点钟”;暮起(酉时,今之十九点)鼓报时,故夜晚又说是几鼓天。夜晚说时间又有用“更”的,这是由于巡夜人,边巡行边打击梆子,以点数报时。全夜分五个更,第三更是子时,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说。

时以下的计量单位为“刻”,一个时辰分作八刻,每刻等于现时的十五分钟。旧小说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意即,在午时三刻钟(差五分钟到正午)时开刀问斩,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即时消散,此罪大恶极之犯,应该“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

刻以下为“字”,关于“字”,广东广西的粤语地区至今仍然使用,如“下午三点十个字”,其意即“十五点五十分”。据语言学家分析,粤语中所保留的“古汉语” 特别多,究其原因,盖因古中原汉人流落岭南,与中原人久离,其语言没有与留在中原的人“与时俱进”。“字”以下的分法不详,据《隋书律历志》载,秒为古时间单位,秒以下为“忽”;如何换算,书上没说清楚,只说:“‘秒’如芒这样细;‘忽’如最细的蜘蛛丝”。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