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小常识简单易懂(初三化学小常识简单易懂)

本文目录一览:

  • 1、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是什么?
  • 2、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
  • 3、初三的化学基本知识点归纳
  • 4、化学知识点初三有哪些?
  • 5、初三化学知识点经典口诀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是什么?

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有很多。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用途、制法,以及物质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化学与工业、农业、日常生活、医学、材料等均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燃烧后产生了二氧化碳等物质。化学研究的对象涉及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或物质和能量之间的关联。传统的化学常常都是关于两种物质接触、变化,即化学反应,又或者是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这些变化有时会需要使用电磁波,当中电磁波负责激发化学作用。不过有时化学都不一定要关于物质之间的反应。光谱学研究物质与光之间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并不涉及化学反应。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有很多。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用途、制法,以及物质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化学与工业、农业、日常生活、医学、材料等均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燃烧后产生了二氧化碳等物质。化学研究的对象涉及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或物质和能量之间的关联。传统的化学常常都是关于两种物质接触、变化,即化学反应,又或者是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这些变化有时会需要使用电磁波,当中电磁波负责激发化学作用。不过有时化学都不一定要关于物质之间的反应。光谱学研究物质与光之间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并不涉及化学反应。

初三的化学基本知识点归纳

初三的化学基本知识点归纳 篇1

1、八大沉淀:

白色沉淀:

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银、氢氧化镁;

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

2、常见产生气体的离子:

阳离子:

氢离子(H+)、铵离子(NH4+);

阴离子:

碳酸根离子(CO32-)、碳酸氢根离子(HCO3-)、亚硫酸根离子(HSO3-);

3、酸碱盐推断题中常见的一些离子的颜色归纳:

(1)无色离子:

钠离子、镁离子、钙离子、钡离子、铵离子、银离子、锌离子;

(2)有色离子:

二价亚铁为绿色,二价铜为蓝色,三价铁为黄色;

4、气体与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的显色:

石蕊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

酚酞遇酸变蓝色,遇碱变红色;

5、化学框图推断中常见的酸性气体和碱性气体:

碱性气体∶氨气;

酸性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检验通常用澄清石灰水)。

初三的化学基本知识点归纳 篇2

1.化学(Chemistry)

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用途、制法,以及物质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如:冰化成水、水变成水蒸气、木刻成舟;化学变化:有生成新物质。如:燃烧、食物腐败。

3.前20号元素:

1H氢2He氦3Li锂4Be铍5B硼6C碳7N氮8O氧9F氟10Ne氖11Na钠Mg镁13Al铝14Si硅15P磷16S硫17Cl氯18Ar氩19K钾20Ca钙

4.空气的组成

我们每天呼吸着的空气,它的组分也是我们化学研究的对象。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5.基础化学实验

1)药品的使用要做到“三不”分别是: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剩余药品的处理要做到“三不”分别是: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要拿出实验室。

2)固体药品的取用小颗粒或粉末状用药匙或纸槽。

操作方法是:

一、先使试管倾斜。

二、把盛有药品的药匙送至试管底部。

三、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如没有注明用量应取盖满试管底部为宜。

块状或颗粒大的药品用镊子取。

操作方法:

一、先把容器横放。

二、把药品放入容器口。

三、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

3)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少量液体用滴管。

②细口瓶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标签向手心,否则残留的液体会腐蚀标签。如果没有注明用量应取1-2ml。

③准确取液体用量筒和滴管,俯视读数比实际偏大,仰视读数比实际偏小。

4)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芯,温度最高的是外焰,最低的是焰芯,加热时用外焰加热。

5)可直加热的仪器有(四种)试管、燃烧匙、石棉网、坩埚。必须垫上石棉网才可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锥形瓶,不能加热的有量筒。加热前必须预热,操作方法是把试管在火焰上来回移动或把酒精灯火焰在药品下方来回移动。给固体加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给液体加热试管与桌面倾角为45°。

6)玻璃仪器洗刷干净的标准是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7)试管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酒精灯内酒精不能超过容积的2/3,加热试管内的液体不能超过容积的1/3。

8)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可能会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有:试管外壁有水珠或没有预热试管、灼热的试管用冷水冲洗等。

初三的化学基本知识点归纳 篇3

1.物理变化是:不产生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空气与人呼出的气体比较:空气中CO2、水蒸气含量低;O2的含量高

3.固体药品装在广口瓶,液体药品装在细口瓶里。取用固体药品用的仪器是药匙和镊子。

4.量取液体要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使用时要竖直悬空,不要平放或倒置。倒取液体时,取下瓶塞要倒放,标签向着手心。

5.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

6.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口向上倾斜450,且管口不能对着人,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7.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8.空气的成分按体积算:最多的是N2,占78%;其次是O2,占21%

9.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对可燃物的要求是:过量,且只与氧气反应而不产生气体;导致测得结果小于1/5的因素有: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未冷便观察,该实验还能说明氮气的性质是:难溶于水,不支持燃烧。

10.混合物: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如。

11.氮气和稀气都可作保护气,原因是化学性质不活泼。能用于食品包装中作保护气的气体,必需满足要求:无毒无害、廉价易得、不活泼。氧气主要有两方面的用途是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12.空气污染物有:粉尘和有害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主要是CO、NO2、SO2

13.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液态氧是淡蓝色;检验氧气方法是: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若复燃,是氧气。

14.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是蓝紫色火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磷在空气中燃烧现象是:黄色火焰,大量白烟。

15.请写出碳、磷、硫、铁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方程式。

C+O2====CO2;4P+5O2====2P2O5,S+O2====SO2;3Fe+2O2====Fe3O4

16.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有哪三种?写出相应的反应。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2KClO3=====2KCl+3O2↑

高锰酸钾加热:2KMnO4=====K2MnO4+MnO2+O2↑

过氧化氢在MnO2催化下制氧气:2H2O2=====2H2O+O2↑

17.化合反应:多种→一种;分解反应:一种→多种

18.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19.实验室收集氧气的方法有:排水法,因为O2不易溶于水,优点是较纯净;向上排空气法,因为密度比空气大,优点是较干燥。

20.加热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是:查—装—定—点—收—离—熄。先将导管离开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的目的是:防止水倒吸,使热的试管炸裂。

初三的化学基本知识点归纳 篇4

元素符号及化学式

元素符号:

气态非金属元素: 氧 o 氢 h 氯 cl 氮 n 氟 f

固态非金属元素: 碳 c 硅 si 硫 s 磷 p 碘 i

金属元素:钙 ca 铁 fe 钾 k 钠 na 镁 mg 铝 cl 铜 cu 锌 zn 锰 mn银 ag 汞 hg 钡 ba 金 au 铂 pt

稀有气体元素:氦 he 氖 ne 氩 ar

原子团:硫酸根 so4 碳酸根 co3 氢氧根 oh 硝酸根 no3 铵根 nh4

离子:硫酸根离子so42- 碳酸根 co32- 氢氧根 oh – 硝酸根 no3- 铵根 nh4+

物质的化学符号:

单质:氧气 o2 氢气 h2 氯气 cl2 氮气 n2 臭氧 o3 硫磺 s 木炭 c 铁 fe

氧化物:二氧化硫 so2 二氧化氮 no2 一氧化碳 co 二氧化碳 co2 氧化镁 mgo 四氧化三铁 fe3o4 二氧化锰 mno2 过氧化氢 h2o2 五氧化二磷 p2o5 氧化铜 cuo 三氧化二铝 al2o3

化合物:氯酸钾 kclo3 氯化钾 kcl 锰酸钾 k2mno4 硫酸锌 znso4 硫酸 h2so4

硫酸镁 mgso4 氢氧化钙 ca(oh)2 硫酸铜cuso4 碳酸钙 caco3

碳酸 h2co3 盐酸 hcl 高锰酸钾 kmno4 酒精c2h5oh 甲烷ch4

氯化钙 cacl2

初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制订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是学生学习的行动指南,它能使学生增强责任感、科学支配时间、积极努力地完成学习任务。主要包括:对上学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和小结,提出本学期努力的方向、目标、措施等。教师应向学生讲明制订学习计划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组织检查执行情况,必要时帮助学生适当调整学习计划。

学化学方法分享

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体系,成为他们的知识总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孤立的、不相联系的。因为只有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才易于转化成为能力,便于应用和学会学习的科学方法。它是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飞跃之后,在理解的基础上,主观能动努力下逐步形成的。

初中化学公式大全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化学性质

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点燃CO2。

2、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3、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

(二)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

4、煤炉的底层:C+O2点燃CO2。

5、煤炉的中层:CO2+C高温2CO。

6、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O2点燃2CO2。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

7、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

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H2O+CO2==H2CO3。

9、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高温CaO+CO2↑。

10、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

(四)一氧化碳的性质:

1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加热Cu+CO2。

12、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O2点燃2CO2。

其它反应

1、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H2O===H2CO3。

3、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

4、氧化钠溶于水:Na2O+H2O====2NaOH。

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H2O====H2SO4。

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加热CuSO4+5H2O。

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5H2O====CuSO4·5H2。

初三的化学基本知识点归纳 篇5

(1)盐 + 某些金属=另一种盐 + 另一种金属。

(2)盐 + 某些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

(3)盐 + 某些碱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碱

(4)盐 + 某些盐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盐

1、 硫酸铜溶液跟铁反应:CuSO4 + Fe = FeSO4 +Cu 铁表面覆盖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浅绿色。

2、 碳酸钠跟盐酸反应:Na2CO3 + 2HCl = 2NaCl +H2O +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3、 碳酸氢钠跟盐酸反应:NaHCO3 + HCl = NaCl +H2O + 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4、 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H2O +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5、 硝酸银跟稀盐酸反应:AgNO3 + HCl = AgCl↓ +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6、 氯化钡跟稀硫酸反应:BaCl2 + H2SO4 = BaSO4↓ + 2HCl 有白色沉淀产生。

7、 氢氧化钙根碳酸钠溶液反应:Ca(OH)2 + Na2CO3 = 2NaOH + CaC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8、 硝酸银溶液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gNO3 + NaCl = AgCl↓ + Na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9、 氯化钡溶液跟硫酸钠溶液反应:BaCl2 + Na2SO4 = 2NaCl + BaSO4↓有白色沉淀产生。

初三的化学基本知识点归纳 篇6

(一) 、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

初三的化学基本知识点归纳 篇7

一、电离方程式

H2SO4=2H++SO42-

NaOH=Na++OH-

Al2(SO4)3=2Al3++3SO42-

二、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

生石灰——CaO

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

纯碱、口碱——Na2CO3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胆矾、蓝矾——CuSO4.5H2O

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氨水——NH3.H2O

三、金属活动性

1、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

(2)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四、酸、碱、盐的溶解性

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如果不读出括号中的字,是不是一个较好记忆的顺口溜?)

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

2、八个常见的沉淀物: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

3、四个微溶物:Ca(O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CaSO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的原因)

Ag2SO4(鉴别SO42-和Cl-时,不用硝酸银的原因)MgCO3(碳酸根离子不能用于在溶液中除去镁离子的原因)

4、三个不存在的物质:所谓的氢氧化银、碳酸铝、碳酸铁

五、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后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 (即有不在溶液中存在或在水溶液中不易电离的物质)

(1)不溶性碱只能与酸性发生中和反应

(2)不溶性盐,只有碳酸盐能与酸反应

(3)KNO3、NaNO3、AgNO3、BaSO4不能做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

六、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的`测定

1、指示剂———溶液的酸碱性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

无色的酚酞试液只遇碱溶液变红注:不溶性碱与指示剂无作用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特例: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

2、pH值———溶液的酸碱度pH7溶液为酸性(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为中性pH7溶液为碱性(越大碱性越强)

七、离子的检验

Cl-(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氯离子。

SO4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或盐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硫酸根离子。

CO32-

(1)(固体或溶液)———在被测物质中加入稀酸溶液,如果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物质中含碳酸根离子。

(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银溶液,如果产生能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且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溶液中含碳酸根离子。

注:

1、在鉴别Cl-和SO42-时,用氯化钡溶液,不要用硝酸银溶液,这是因为硫酸银为微溶性物质,使鉴别现象不明显。

2、在一未知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可能含银离子也可能含硫酸根离子。

八、酸、碱、盐的特性

1、浓盐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

2、浓硝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有强氧化性。

3、浓硫酸———无挥发性。粘稠的油状液体。有很强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溶水时能放出大量的热。有强氧化性。

4、氢氧化钙———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5、氢氧化钠———白色固体、易潮解,溶水时放大量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6、硫酸铜———白色粉末、溶于水后得蓝色溶液(从该溶液中析出的蓝色晶体为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

7、碳酸钠———白色粉末,水溶液为碱性溶液(从溶液中析出的白色晶体为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8、氨水(NH3.H2O)———属于碱的溶液

九、酸与碱的通性

1、酸的通性

(1)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色。

(2)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酸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5)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2、碱的通性

(1)碱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并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4)某些碱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十、盐的性质

(1)某些盐能与较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新的盐和金属

(2)某些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3)某些盐能与某些碱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4)有些不同的盐之间能反应生成两种新的盐(完)

化学知识点初三有哪些?

化学知识点初三有: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初三化学知识点经典口诀

很多人都觉得化学的知识点很难背,下面我就大家整理一下初三化学知识点经典口诀 ,仅供参考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口诀:

固体需匙或纸槽,一送二竖三弹弹;

块固还是镊子好,一横二放三慢竖。

液体应盛细口瓶,手贴标签再倾倒。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

滴管滴加捏胶头,垂直悬空不玷污,不平不倒不乱放,用完清洗莫忘记。

托盘天平须放平,游码旋螺针对中;左放物来右放码,镊子夹大后夹小;试纸测液先剪小,玻棒沾液测最好。

试纸测气先湿润,粘在棒上向气靠。酒精灯加热用外焰,三分之二为界限。硫酸入水搅不停,慢慢注入防沸溅。

实验先查气密性,隔网加热杯和瓶。排水集气完毕后,先撤导管后移灯。

6、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按顺序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正价):

一价钾钠氢与银,二价钙镁钡与锌,

三价金属元素铝;一五七变价氯,

二四五氮,硫四六,三五有磷,

二四碳;一二铜,二三铁,二四六七锰特别。

元素周期表口诀

1、第一周期:氢氦――→侵害。

2、第二周期: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鲤皮捧碳,蛋养福奶。

3、第三周期: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那美女桂林留绿牙(有点恐怖)。

4、第四周期:钾钙钪钛钒铬锰――→嫁改康太反革命

铁钴镍铜锌镓锗――→铁姑捏痛新嫁者

砷硒溴氪――→生气休克

5、第五周期:铷锶钇锆铌――→如此一告你

钼锝钌――→不得了

铑钯银镉铟锡锑――→老把银哥印西堤

碲碘氙――→滴点咸

6、第六周期:铯钡镧铪――→彩色贝壳蓝色河

钽钨铼锇――→但见乌鸦引来鹅

铱铂金汞砣铅――→一白巾供它牵

铋钋砹氡――→必不爱冬天

7、第七周期:钫镭锕――→防雷啊!

8、其中黑体是记忆的谐音,其余为记忆辅助用字。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三化学知识点经典口诀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