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盲童生活小知识的信息

本文目录一览:

  • 1、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悬崖勒马,回头是岸。具体什么意思啊?
  • 2、学习盲文,对我们的工作生活有什么帮助?
  • 3、能摸读的书和能讲话的书指的是什么它对盲人有何意义?
  • 4、第15课鸟语中的“知音”是什么意思?大神们帮帮忙
  • 5、盲人孩子怎么训练认知
  • 6、盲校做为盲童受教育的一种形式它有哪些优缺点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悬崖勒马,回头是岸。具体什么意思啊?

一、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意思

释义:盲人骑着瞎马,半夜来到深水池边。比喻冒险行动。

出处: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二、悬崖勒马的意思

释义: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此书生悬崖勒马,可谓大智矣。”

释义:这位书生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可以说是很有大智慧了。

三、回头是岸

释义:指有罪的人只要回心转意,痛改前非,就能登上“彼岸”,获得超度。后比喻做坏事的人,只要决心悔改,就有出路。

出处: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只要他们认破迷津,那便回头是岸。”

扩展资料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典故:

东晋时文学家顾恺之到殷仲堪家中做客,桓玄也在,三人玩文字游戏,先抽到说了语。顾恺之说道:火烧平原无遗燎。这句话是以烧光为了。桓玄说:白布缠棺竖旒旐。这句话以人死为了。

殷仲堪说:投鱼深渊放飞鸟。这句话以一去不复还为了。后来,他们又抽到说危语。桓玄说:矛头淅米剑头炊。这句话的意思是把枪矛和利剑的尖头当米煮饭吃。殷仲堪说:百岁老翁攀枯枝。意思是说年过百岁的老头悬挂在枯姜的树枝上。

顾恺之说:井上辘轳卧婴儿。井上辘轳容易滚动,婴儿躺在上面非常危险。正当大家谈论得兴高采烈时,旁边殷仲堪的参军说道: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瞎了眼睛的人,骑着一匹瞎马,深更半夜,走到深水池塘边,这当然是最危险的事情了。坏了一只眼睛的殷仲堪听了,心里十分不高兴,说:“咄咄逼人!”

学习盲文,对我们的工作生活有什么帮助?

学习盲文,对我们的工作生活有什么帮助?

盲文基本的和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盲文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

盲文在教育上的作用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最普遍的作用反映在盲人的小学教育阶段,因为这一阶段是盲童们增长知识的最初时期,这些知识主要来自于书本,来源于文字。

2、关于盲文在小学教育阶段主要表现在:

可使盲童们充分利用盲文的记录、记载作用,反复摸读,加强记忆、加深理解,以便牢固掌握所学内容。

通过学习,可以培养、锻炼和提高盲童运用语言的能力。如:表达能力、创作能力和鉴赏能力等等。

在学习过程中,可使盲童们逐渐树立起较牢固的文字观念。这样,不但有利于他们的学习,而且,还能使他们通过了解我国悠久丰富的文字文化,如:书法、篆刻等艺术,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总之,盲文在盲人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作用绝不仅限于上述这些,盲人在小学教育阶段如果能够学好基础盲文,它必将对盲人一生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积极影响。

3、盲文在中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盲文在中高等教育中的作用是任何电子语音产品所取代不了的。比如:数学课本中几何图形、投影、视图与展开图。化学课本中的电子式,物理课本中的电路图等等。多么精确的语言也不能使盲人在头脑中形成图形的概念,只有制成盲文点字图形,盲人通过手指的触觉才能在大脑中形成各种图形、电子式、电路图的概念。所以说盲人要学好数理化,离不开盲文。

4、盲文的科研作用

与盲文密切相关的科研工作至少有两项,其一,对包括盲文书籍在内的盲文资料中的内容开展研究。其二,对盲文本身开展研究。如:自布莱尔发明盲文以来,盲文的使用、变化和发展是怎样的?盲文研究中的重点、难点是什么?盲文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等等。

5、盲文的交流作用

盲文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性交流作用。我国盲人开展国际交流,首先要学习交流国的盲文,外国盲人和我国盲人的交流也是如此。因此,盲文是盲人开展国际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文字工具。

普遍性交流作用。一般来说,凡是盲人之间的国际交流活动,都离不开使用盲文。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活动的不断深化,我国盲人与外国盲人的交流越来越多、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对外交流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盲文在我国盲人对外交流活动中的作用同样也会显得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因此,一定要充分重视盲文在盲人对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能摸读的书和能讲话的书指的是什么它对盲人有何意义?

能摸读的书叫“盲文”。

盲文或称点字、凸字,是专为盲人设计、靠触觉感知的文字。

《人民日报》1983.7.6:“盲人不懂盲文,聋人不会手语,就无法和别人交流思想。”

(图片摘自《百度百科》)

第15课鸟语中的“知音”是什么意思?大神们帮帮忙

答:知音:知、知己、知交、知心的意思、比喻了解自己的知心朋友。历史上的知音则以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为代表。伯牙姓俞,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曾任晋国大夫,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当伯牙弹琴志在高山时,子期便从琴音感到峨峨若…

盲人孩子怎么训练认知

认知,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术语,通俗的说,就是指人对世界的认识活动,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等过程。其中,感知觉是最基本的,对其他更高级的认知方式有很大影响。人生中的早期阶段主要是依靠感知觉来认知外部世界的;在人的整个一生中,通过感知觉获取直接经验,对于认识世界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人的各种感知觉中,80%以上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因此,失明对盲童认识世界、学习文化知识和各种技能有很大影响。以下我们从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注意力六个方面分析盲童的认知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和教学的关系。

一、感知觉

感知觉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盲童失去视觉,就主要依靠其他感觉来认知世界了。

(一)盲童感知世界的特点

盲童对世界的感知,是以手的触觉为主,充分利用听觉、嗅觉、动觉等,与正常儿童以视觉为主的感知方式相比,有很大局限性。

首先,盲童的感知觉常常缺乏主动性,因为他看不见,所以不了解周围发生的事,意识不到事物的改变或新事物的出现,当然就无意主动感知。比如说家里新买来了一台电视机,健全孩子一下就能看到,就会围上去,非常兴奋、主动的看、摸,而盲童呢,你要是不告诉他,他就不知道家里新出现了一台电视机,自然想不到去摸它。因此对于盲童,要经常提示他们并把他们带到要感知的事物面前,他们才能有机会感知。盲童入学后,对学校的布局、教室的结构、学习用具,都需要在教师或同学的带领帮助下通过手摸、脚量来了解。

其次,触觉必须直接接触事物才能感知,因此盲童对有些物体的直接感知就很困难。较大的,象教室、操场,就无法用手直接摸出形状、大小,必须在其中走几遍并借助想象才有可能大致了解。较小或者结构过于精细的,如蚂蚁、蚊子等等,必须借助放大的模型并想象比例大小才能知道是什么样子的。远距离的,如天空中的云块、日月星辰等,也要通过想象、类比。物体运动事的形象,如奔驰的骏马,只有结合对马的静态的感知与骑在马上奔跑时的感受,才能想象得出来。至于象明暗、色彩等只能靠视觉感知的形象,盲童更是只能间接的类比、想象。

第三,用触觉感知一个完全而较大的物体时,往往需要一部分一部分相继的观察,然后再通过记忆、联想综合起来,不能象视觉那样一目了然。因此,盲童感知事物比较慢,与普通儿童相比,要多花时间,需要老师有耐心。也正因为触觉的感知是各部分的累加,如感知不周到,容易产生片面性——盲人摸象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所以要经常提示、引导盲童有意识的重视物体的整体性,以避免“盲人摸象”那样的错误。

(二)感知觉补偿与训练

接触过盲人的可能会注意到,他们的听觉很灵敏,能注意到常人觉察不到的细微声音,比如能分辨出人的脚步声的不同。有人以为,盲人的这种能力是天生的。其实不然,这种超常的听力是盲人在后天的实践中锻炼出来的。触觉也是如此,盲童并非一下就能辨别盲字点符,而是通过触摸训练的实践才达到的。

人的各种器官技能都按照“用尽废退”的规律在发展,盲童的各种感觉能力通过生活学习的各种实践可以得到提高,以补偿视觉的缺失——这种感觉补偿作用的形成反过来对于盲童的生活、学习又起到很大作用。由于这种补偿不是天生的,所以必须经过后天训练。盲童入学前,在家里可能也通过自发的、没有计划的练习而获得了一定的感觉补偿能力。入学后,教师要尽量指导他们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以提高其补偿能力。

先来看听觉。听觉对盲童十分重要。首先听觉是仅次于视觉的重要器官,是接受外界信息的重要通道。盲童失去视觉,自然更多的依赖听觉。其次,盲童的听觉在学习中发挥重大作用。盲童听老师讲课、听别人朗读教材或课外读物,听录音教材或广播都离不开听觉。盲童通过听读,可以获得比摸读更多的知识。

盲童听觉训练的途径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游戏、教学、 生活中,教师或家长都可以有目的的开展一些听觉训练。如听声音捉迷藏的游戏,可以让健全儿童蒙上眼,和盲童一块玩儿;辨别各种实物被敲击或落地时的声音;听声音寻找物体的游戏;分组秘密传递口令;打电话游戏等。

再来看触觉。触觉与视觉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感觉,但在感觉效果上有一部分是相同的。如触觉也能辨别物体的长短、高矮、大小、形状等。触觉的训练可分为五个阶段:1、辨别材料的质地、软硬、光滑度、温度等。2、辨别物体的基本结构、形状、轮廓、大小等。3、通过拆、装的操作,认识事物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促进形成空间概念。4、从辨别立体图形过渡到平面凹凸图形。5、能够辨别盲文字母、单词、句子。训练时,也可采用各种游戏,如各种质地的布料、织物的配对,平面几何图形配对,螺丝螺母配对,各种各样的种子分类,穿针孔的比赛等等。

除以上两种重要的感觉,象嗅觉、味觉、动觉等对对盲童认识事物、定向行走也有很大帮助,也应在各种活动中充分训练这些感觉。比如通过气味辨别各种食品、花草树木的种类,通过气味的不同确定厕所、牲口圈等的位置。

(三) 障碍感觉和空间知觉

不少盲人在定向行走中,当遇到障碍物如墙壁、大树干时,常常能事先回避,以免受到伤害。对此,有人曾经以为这是盲人的一种特殊感觉,例如认为是第六感觉、颜面视力、压觉、温度觉等。后来通过实验研究,才弄清楚这种能力主要是听觉在起作用,有点类似蝙蝠利用超声波的反射避开障碍物。实际上,常人也有这种感觉能力,不过因视觉健全,听觉的这种作用被忽略了;而盲人在大量的行走实践中,就学会了充分利用这种能力——那些缺乏行走实践的人同正常人一样也不能利用这种感觉。不过,盲人依靠这种障碍感觉,并不能行走自如。这是因为,环境中的嘈杂声,如交通、说话、风声雨声等,可能会干扰听觉,导致无法利用听觉。另外,障碍感觉的产生需要盲童走路比较慢,才能有足够的时间做出反应。所以盲童要安全有效的行走,主要不应依靠障碍感觉,而应借助辅助手段,依靠各种感官。

空间知觉是对事物的形状、大小、距离、方位等的知觉,比较复杂。它的形成与视觉、听觉、触觉、动觉等都有联系,其中以视觉最为重要,因此盲童的空间知觉比较困难。听觉虽然能为方向和距离提供信息,但往往不十分准确。触觉对于距离、大小知觉的形成,局限性也很明显。例如,有的盲童大小知觉很差,把世界说成几个学校大,有的距离知觉差,冒失的从而层楼跳到地面,等等。但是,通过训练,盲童仍有可能形成较准确的空间知觉,如通过脚步声、掌声的回响来判断距离、障碍物、房间的大小等等。

二、记忆

人的记忆是受他在感知事物、现象时所采用的方式影响的。先天全盲儿童完全不能通过视觉感知事物,头脑中没有视觉形象,其记忆表象是以听觉为主的。他们对声音信号的记忆能力较强 。许多盲人能长时间地记住见过一面的人说话声音的特征,若干年后还能再认。反映在教学中,一些盲童对于老师上课的口语、所学诗词、古文、数字的背诵,都显出较强的记忆能力。他们有时即使不理解也能机械的记住某些词、句,所以一定要经常检查他们是否正理解,而不能只看到他们口头回答的正确。当然,盲童听觉记忆的优势在学习中还是非常有利的,教师应充分利用这种优势,使他们多记住一些东西,有些内容他们既是不能理解或理解得不全面、不深入,也可以让他们记住以后在加深理解——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

盲童对触摸过或闻过、嗅过的东西也能较好的记住。苏联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盲人通过触摸专用地图,能够相当准确地再现出某个局部的地图。这说明盲人通过触摸能形成心理地图,在头脑中保持下来。不过多数盲人要形成较大范围、较复杂的心理地图是有困难的。

后天失明的盲童,在头脑中能保留一些失明前曾看过的形象,失明后也能再现。如谈到“高山、大海”,在头脑中能自然出现相应的视觉形象。盲童视觉形象保留的质量(是否清楚、完整,颜色如何)和数量、种类取决于失明的早晚与程度。一般来说,失明越早、越严重,视觉形象保留越差。就年龄而言,五岁是个关键期。五岁以前失明的,视觉形象极易消失;五岁以后失明,视觉形象有可能保留。盲童视觉形象保留的质量与数量,对其学习与生活非常重要。保留良好的视觉形象,可以为认知事物提供比较具体的参考框架。老师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经常激发起其记忆中的视觉形象,一方面有助于理解知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使这些视觉形象长期保持,以免淡化、模糊、消失。

三、想象

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前者是人们根据别人的言语叙述、文字描述或声音、图形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后者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的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盲童虽然没有或缺乏视觉形象的想象,但在触觉、听觉等形象的基础上,也能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盲童能根据课文、老师的语言描述,再造课文的意境或人物形象,也能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在头脑里形成某种境界。创造想象的成功例子也有很多,象法国盲人布莱尔创造盲文,俄罗斯盲人埃罗先科写出许多美丽的、充满丰富想象的童话,等等。

但是,不能否认,盲童的想象是有缺陷的。由于许多想象要以视觉形象想做基础,盲童形成再造想象比较困难,如难以想象出彩虹、闪电到底是什么样子。盲童的想象有时还带有个人的愿望和情绪色彩,甚至歪曲,例如把说话语气比较强硬的、要求严格的老师想象的面目可憎。教师应当理解他们想象的缺陷,注意帮助他们丰富积累各种形象,采用多种直观教学手段培养其想象力。

四、思维

还是由于缺乏视觉形象,盲童在形成概念时,难以通过比较各种具体形象找出其共同特征。例如“角”的概念,要通过对锐角、直角、钝角等大小形状不同的各种角抽象出“角”的本质特征,对盲童来说就比较困难。盲童对一些概念的含义也理解得不准确,有时会把不同类事物概括在一起或把同类事物排斥在外。例如,有的盲童把蜜蜂和苍蝇当成与鸟是一类的东西,以为会飞的都是鸟类。有的盲童吃过苹果,知道是圆形,于是把其他圆的能吃得也说成是苹果。要他们列举蔬菜的种类,仅能说出有限的几种,知道白菜、萝卜是,可能不知道黄瓜、西红柿也是蔬菜。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盲童的基本常识太少,不能像健全儿童那样很方便、无意的获得一些常识——比如通过电视、电影、图片等。因此,在对盲童进行常识的教学时,就不能仅限于书本而忽略那些最基本的、对正常儿童来说很熟悉的知识。由于缺乏基本的尝试和经验,盲童在推理时,也可能没有根据,凭想当然,得出常人看来克的结论。例如有的盲童听说云是会动的,就推力得出结论“云是有脚的”,因为他凭自己的经验,以为会动的东西就长着脚。针对这种情况,除了丰富盲童的知识,还要培养其合理的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和习惯,如认识正确的因果关系、类属关系等。

五、语言

盲童在语言理解和表达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语意不符,即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词语的真正含义,如有的盲童能说“电话、汽车”等词,而接触到这些物体时则可能不知为何物。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许多视觉性词语所表达的概念,如月光、彩云等盲童无法亲身体会,造成误解误用;另一方面,盲童在学习语言时,较少能同时直接感知事物,从而未能真正理解语义。针对这种情况,只要家长和老师注意把教给盲童的词语与事物联系起来,是能改进的。

盲童在使用语言时,经常要用一些与他们的失明状态不相符的词,如说“再见”,实际是“见不着”的。那么,是否把这种情形看成是语言不真实的现象,因而禁止使用这样的词呢?不能,因为语言是用来交流的,盲童的语言也要为社会交往服务,如果为了真实而要求他们把“再见”说成“再听”或“再摸”等,那就不利于他们适应社会了。当然在不妨碍交流的情况下,我们还是鼓励盲童在日常交谈和作文中尽量表达自己的真实体会。

盲童在语言交往中另一个可能存在的问题是,说话时表情、动作不合适,如身子或头扭向一边,不直接面对交谈者等等。因为他们没能模仿、学会人们常用的表情、动作。对此,一是要教给他们合适的动作、表情,二是培养他们养成与人交谈时注意自己形象的习惯。

盲童在语言发展中有个有利条件,他们通过语言获得信息的需要比较迫切,比较注意倾听别人的谈话,包括广播、收音机、电视等。因此,他们词汇的掌握、口语的发展,有可能比正常儿童优越。如果盲童具备了这种优势,教师应充分利用,多给他们理解和运用语言的机会,以促进其他方面的学习。

六、注意

我们上课时常对那些不专心的学生说:要注意听讲。注意,就是把心思专注到某项活动,不受干扰的去完成这项活动。任何一项认知活动,无论是初级的感觉还是高级的思维,都需要一定的注意力,所以我们把这一点放到最后来分析。

由于没有多余的视觉信息刺激的干扰,盲童的听觉注意一般较好,更容易做到专心听讲。但是,根据盲校有经验的教师的长期观察,盲童也有注意分散的现象。不过,多数不像正常儿童那样反映在外部表现——如交头接耳、做小动作之类,而是表现在思想上的开小差。引起注意分散的因素主要来自非视觉的信号,如无关的声响、气味等外部因素以及情绪不安、饥饿、疾病等内部因素。由于盲童的注意分散不易从表面觉察到,教师容易以为他一直在专心听讲,所以老师在课堂上要不时地提问,看学生是否真在听。为保证盲童能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就要加强教与学的双边活动,避免单调的讲授给盲童造成厌倦情绪。

以上从六个方面分析了盲童认识世界、学习文化知识的基本特点,弄清这些特点,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就能有目的、有依据,取得实效。

盲校做为盲童受教育的一种形式它有哪些优缺点

1.全面提高视障儿童的语文素养,着力培养基本技能.促进全面发展。

语文素养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语文教育比较注重知识的积累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语文教育要从重知识积累转到以促进视障儿童能力发展为主,立足于促进其一生的发展,特别是要教他们学会学习,有自觉更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小学语文是语文的普及教育和基础教育,重在为各方面素质打下基础。语文教育一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是做人的根本;二要打好语文知识的基础,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三要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人文素质;四要培育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健康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五要重视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和语文学习习惯。

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意培养视障儿童的创新精神。

首先要更新观念,语文教学要切实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自主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教练,是辅导员,是向导。学生是主角,是主人。“教”完全是为了“学”,要服务于学生的“学”。其次,学生的自主学习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从范围上说,包括每一个学生;从时间上说,体现在教学的各个阶段;从形式上说,读、思、议、写、口语交际,多种多样。要在教学中充满有个性和积极思维的语文学习氛围。再者,社会处处皆语文,社会生活处处用语文。语文是最开放的、最容易和社会生活发生联系的学科。应该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使其成为一泓活水,视障儿童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长才干,学做人。培养创新精神是推进素质教育、培育创新人才的需要,是语文教育的职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激发视障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